有无搞错?圣诞节的来龙去脉

文章摘自刘世尧牧师面子书

图片摘自基督教今日报

有人说,”若了解历史和认真读圣经的基督徒,会知道圣诞节不是主耶稣的出生日期,而是异教的庆典之日。可惜,当代普世的基督徒不读圣经,跟风潮流,向世界妥协,同流合污”!

我们真的搞错了吗?

其实,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节的背景,至少包括下列五件事。

一,新约圣经的福音书和历史书的确没有交待主耶稣基督诞生的具体时间和日期,但有清楚记载主耶稣降生的过程所涉及的人、事、物和时代背景。

二,在公元第一和第二世纪,初期基督教会着重庆祝和记念主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已显示这一点:“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林前五7-8)

三,从第三世纪开始,有基督徒社体开始推测耶稣降生的日期,包括五月二十日和四月二十日。但到了第四世纪,有两个日期广受大公教会接纳,一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大公教会(今天通称天主教 Roman Catholic Church)所认定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二为罗马帝国东边的大公教会(即东正教 Eastern Orthodox Church)和帝国范围以外的教会,如亚美尼亚教会(Armenian Church)所认定的正月六日。

四,在罗马帝国时代,十二月二十五日的确是庆祝 “natalis solis invicti”(不能被征服之太阳的诞生)。后来,基督徒刻意选此日为庆祝耶稣基督降生的日子,借此可宣告耶稣才是世界真光,比太阳更伟大。实际上,太阳是借着上帝的道所造的 (约一3,西一16)。

五,从第五和第六世纪开始,西罗马帝国大公教会的宣教境界和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多个强势的欧洲族群一一归入天主教。从十五世纪末开始,欧洲航海家逐步发现西去东来的航海路线,使商业和基督教传教活动走向世界。再加上欧洲殖民主义在美洲、中东、非洲、印度和东亚大势扩张,甚至到了十九世纪,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土地是在大英帝国统治之下。可想而知,西欧基督徒的圣诞节传统,包括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耶稣降生,便成为 “普天同庆” 的日子。

暸解圣经内容和历史来龙去脉的基督徒,应该会发现圣诞庆祝有两大主流观点:

一、不特意以十二月二十五日,或一年中任何一天,作为庆祝救主耶稣降生的日子;最重要的是,拿撒勒人主耶稣基督存在的事实是无可否认的,我们要相信和跟从祂,祂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是真神和罪人中间惟一的中保。

在当今的基督教世界里,中国的倪柝声弟兄在1928年创办 “小群教会”(the Little Flock,通称市召会、地方教会),就是不庆祝圣诞节的教会。这不出奇,因这教会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自立自养自传的华人本土教会之一,力求摆脱西方宗派色彩。她和多间于1910至1930年代之间在中国崛起的本土教会,都竭力与 “洋教” 划清界线,包括西方的圣诞节传统。

二、继续采用西欧基督徒久远的圣诞节传统,以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庆祝耶稣降生的日子,却不高举这日期,仅善用和藉此日期分别为圣,一年一度欢庆道成肉身的神迹和恩惠,举办有意义的活动,激发信徒的灵命,去关怀贫苦者和社区,使更多人同享圣诞的好处。当然,正常的基督徒是天天感恩于救主降生的福音,也会学习日日效法基督,成为家里和国家的和平之子。

这两种观点的区别无关对错,只是在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传承中,出现不同的传统和做法。正如使徒保罗当年劝勉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基督徒时所说的:“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上帝的台前。”(罗十四5-10)

使徒保罗指出很有智慧的原则:“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也不在乎是否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节),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

Merry Christmas 圣诞蒙恩,耶稣爱你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